一中商圈的台水宿舍二樓,屏東熱門厚厚一片展店在這裡,店內只有兩張立食桌子,等餐的時候可以先跟戶外的厚片公仔及打卡牆拍照,店家對面和一樓都有椅子可以坐下來吃,不然就要帶走吃了。
青瑪選在精密園區裡,離嶺東商圈不遠,經過看到覺得特別,不在市區設點,反而在精科路上,門面頗低調,隔壁幾家就是樸樂早午餐,跟後面的連鎖早餐店、洗衣店等,形成一區小生活圈,本來想約翁先生一起吃早午餐的,因為離他公司超近,可惜營業時間比較晚一點,吃完上班會太晚而作罷。室內空間比想像中的大,桌距間距離拿捏剛好,擺設和桌椅有質感的呈現,在IG上看到裝潢時,吧台色調跟設計最吸引人。
136 Caffe Terry搬遷到五權西五街,靜謐的生活圈,老闆推廣單車運動,常有車友來聚會,和公益路商圈的舊址各有優缺點,不一樣的氛圍,附近還有百福咖哩、何小事、蒔初甜點、8豆珈琲、七天X肆記...等等,滿多間優質店家,可以排在一起攻略。
玖安飛飛由一位咖啡師和一位彩妝師所經營的咖啡館,獨特的結合,空間裡可以預約彩妝服務,老闆請喝一杯咖啡,一舉兩得又方便的充分利用時間。上次來已經是快三年前了,那時候內用空間有活動,先坐戶外位置,外面擺設和店面就可以拍很多個人照,不過剛好有客人坐在那,有點難取角度,首圖還是去找之前拍的。這次和好友們在附近吃飯,第一時間就想到玖安飛飛了,順便紀錄一下室內的擺設和格局。
老窩咖啡展店東海商圈,先前還特地到苗栗的老窩咖啡烘焙館苗栗府前店欸,和東海店一樣有水泥牆面,也有自然採光,記得舊址還是咖啡館時,地面凹凹凸凸、高底起伏的設計滿難走的,後來接著享實做樂,一直到老窩咖啡,地面恢復正常,空間跟裝潢越來越好看,老物件的擺設及運用增添許多美感,缺點大概就是附近真的很難停車,找不到可能要停到新興路的收費停車場再走上來了。
中工三路人氣平價簡餐店,也是世貿中心附近推薦的美食,每到用餐時間,茶之軒飯舖一位難求,想吃建議早點到,不然生意很好都要等一下,附近很多上班族或學生都會過來吃,大都一群朋友和同事一起來,不傷荷包又可以吃飽的好選擇,連外帶的單都很多,內用有免費的紅茶,外帶有附湯。最新消息:目前沒有內用,只能外帶囉!
豐中炒麵蘿蔔糕50年老店是在地人氣銅板美食,一早就吃的到,可以列入早餐名單也可以午餐時間來吃,同事推薦我來吃看看,一直到店家搬家終於找機會來報到了,在去憬初尋之前,先來吃早餐。
台中市農會後方穀倉改建成咖啡館,約占百坪,空間非常寬敞與舒適,超過一甲子歷史的舊倉庫,採用了珍貴檜木的桁架式倉庫,市農會推廣國產咖啡之餘,也會販售國外進口咖啡,和尋品咖啡合作,之後會有咖啡課程及研習之用,『憬初尋,憧憬,帶大家尋找最初的純淨咖啡』,除了很好拍,也很適合和朋友來喝咖啡聊聊天的地方,門口還是打卡牆,輕食和甜點會陸續推出供選擇喔。
國立台灣美術館最近有全國美術展的展覽,是我喜歡看的年度盛事之一,順路散步到附近的喜豐香下午茶,記得先訊息詢問店家有沒有座位可以預約。印象中是從沙鹿區北勢里的喜豐香餅舖開始,海線親戚長輩們有喜事,家裡都會出現喜豐香的大餅,是長輩眼中認為好吃也必備的老字號餅店,長輩對在地老店的忠誠度極高,讓我從小到大也吃(胖)了不少。
老派咖啡的美,復古又典雅,中菲咖啡桌上的銀行燈、懷舊的桌椅,也有人形容像是昭和時代的喫茶店,和洋並兼的風格與色彩,室內多了些溫暖氣息,從1977年開業至今,也四十幾個年頭了,經過多次,現在才踏進來,最近大家想念起老派咖啡的情懷,在裡頭,放鬆自在,看報紙、看雜誌,熟客和店家閒聊著,也懷念起在日本的跑咖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