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營運第一天的晨風早午餐,生意之好,到的時候有嚇一跳,除了三明治,也有義大利麵、湯品、沙拉、咖啡和甜點,餐點製作需要點時間等待,流程上還在慢慢上軌道,和朋友約在太平聚餐的話,可以試試看。
日系餐包店"春丸",每日供應二、三十種盡可能自家手作的餡料,台式、日式風味或是鹹甜口味都有,本舖假日才有營業早上八點開始,街辺店則是七點半就開門營業了。春丸開始販售方形小吐司,我還沒有吃過,找了一天假日來春丸本舖吃早餐,想說春丸餐包製作所 街辺店,應該客人比較多,沒想到本舖也讓我們等了一會,位置不多,而且沒有限制用餐時間,這時候,來的時機很重要。
烘Best咖啡、甜點、親子共學的圖片在IG搜尋上會出現在有關於麵包跟肉桂卷的關鍵字,要進烤箱前跟剛出爐的肉桂捲們畫面頗療癒,除了肉桂捲的實作課程,另外還有沙拉盆的早午餐的選項及場地租借,以及可愛帶有厭世臉的店貓Q寶。
青瑪選在精密園區裡,離嶺東商圈不遠,經過看到覺得特別,不在市區設點,反而在精科路上,門面頗低調,隔壁幾家就是樸樂早午餐,跟後面的連鎖早餐店、洗衣店等,形成一區小生活圈,本來想約翁先生一起吃早午餐的,因為離他公司超近,可惜營業時間比較晚一點,吃完上班會太晚而作罷。室內空間比想像中的大,桌距間距離拿捏剛好,擺設和桌椅有質感的呈現,在IG上看到裝潢時,吧台色調跟設計最吸引人。
老派咖啡的美,復古又典雅,中菲咖啡桌上的銀行燈、懷舊的桌椅,也有人形容像是昭和時代的喫茶店,和洋並兼的風格與色彩,室內多了些溫暖氣息,從1977年開業至今,也四十幾個年頭了,經過多次,現在才踏進來,最近大家想念起老派咖啡的情懷,在裡頭,放鬆自在,看報紙、看雜誌,熟客和店家閒聊著,也懷念起在日本的跑咖啡行程。
感情很好的兩姐妹所共同經營的一人一伴,希望如店名帶自己的另一半來相見,我也有差很多歲的妹妹,可以知道互相陪伴到現在的感情,「ともだち」是友達,友人的意思。老闆娘到澳洲兩年之前,有小不甜法式手作甜點的個人工作室,帶著甜點的食材意念跟味蕾投入籌備半年的新品牌,裝潢跟空間設計頗用心。中間區域有和式座位,後方廁所跟儲藏間外留有擺放縫紉機跟報章的擺設位置,讓等餐點時可以先看看雜誌或拍照。
已經七年了的Overture序曲,在今年五月的序曲國美12之後,暑假接著帶來新面貌,以早午餐、朝午食、輕食和咖啡為主,在四十年的老房裡,有著古物和歲月空間,就在Overture序曲散策65的正隔壁,之前和團長他們到太原路三段的序曲慶生時,經過有注意到,沒想到也是序曲的作品。
楓葉咖啡是闆娘在澳洲求學的兒子和曾經到澳洲打工度假的主廚所共同研發澳式風格也符合台灣口味的餐點,喜歡澳洲美食的你們可以來試試看,是否跟曾吃過的味道相似?!試營運期間,餐點會比較慢一點喔!
在田樂小公園店隔壁,新開一家早午餐店THIS GUY,老闆想要低調地先試營運、餐點慢慢增加及調整,加上人手不多,所以連扛棒和粉絲頁都還沒有。年輕的老闆6歲就到紐西蘭求學和生活,之後也有開咖啡館的經驗,去年才回來台灣,和女友一起共同經營這家早午餐咖啡店,麵包都是自製,讓人印象很好的一家。
烙角店家關於介紹「以製作出最美味的可麗露為使命而誕生,法式可麗露為首的廚房,結合無添加手作料理。」鄰近東興路,隔一條路的東興東街,寧靜的住宅巷子,烙角門前的火紅色偉士牌醒目好看,前方小區域剛好是它的停車場,牆上的可麗露扛棒和創意十足的烤箱信箱,先是幫他們拍了好多張才推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