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考棚的臺灣府儒考棚,是1893年清領時代是人們赴京趕考的重要考場,在中島/G.LAb團隊進駐下,古蹟新生,新舊融合了新美學空間,給予藝術展覽與創作和咖啡香,串聯了舊城區和人們的關係,走進考棚的建築區塊裡,慢步調的欣賞與拍照記錄著這一刻,滿期待之後的創意延伸。
Juggler cafe應該算是台中早期開始販售澳式早午餐的咖啡館,也是我第一次吃下酪梨的地點,留下好印象,開業應該有七、八年了?!平日來生意很好,有訂位的客人也有像我直接過來用餐的,位於廣三sogo百貨附近巷弄、東東杯飯隔壁,有一、二樓座位區,不過我看IG上滿多人喜歡坐戶外的位置用餐順便拍照,最近能見度高,看著看著就再訪了。
到食月半買麵包時,發現巷子口對面開了一家越光事務所,原本是在南屯市場的福屋飯糰,遷移之後改名為越光事務所,除了飯糰之外,也增加了丼飯和小菜,試營運期間打卡就送胡麻時蔬一份。
二十多年業界實力的張宗賢師傅,立志要做出擁有幸福感的麵包,選擇在台中西區巷弄內落腳,「食月半」來自於吃麵包之意,很開心我們在台中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麵包,麵包的品項滿多的,歐包、台味經典麵包都有,另外還有可麗露、老奶奶檸檬蛋糕等點心。
已經開店21年的堂本麵包店,是吳寶春師傅阿洸師開的麵包店,在五權五街的巷弄內,客人不時上門,麵包種類很多,想買的話,建議下午三點左右過來,連昭和吐司都會有。
店名「OinkOink」,指的是豬叫聲,也太可愛的發想,logo是小豬的上半身和魚尾巴,有兩個夢的老闆說,當你看到魚頭豬下半身的時候,就代表第二間的海鮮餐廳夢完成了。
搬家後的Roundabout Cafe,還是第一次來,這次是為了滿滿的草莓而來,來之前還好有先打電話詢問還有沒有布丁?店家回答剩下一個,一聽超快就到圓環咖啡了。這天舒服的風吹著,還有太陽露面,喜歡這樣的天氣,很適合出門,多想坐騎樓的位置,剛好都有客人,店家有一條注意事項很可愛,就是新鮮製作,請給五首歌的時間,我忘記數一下XD,就在home home斜對面喔!
最近繼春山Dessert、Uglycookie、썸Some Coffee之後,華美西街再一家韓系咖啡館「TOKKI TOKKI」,空間不大,但幾處角落拍起來還不錯,二樓是預約制髮廊,建議先預約再過去內用,免得撲空沒位置或等太久喔!
來自日本的義大利餐廳,25年前在東京誕生,2010年先在大容西街開店的Copain,除了我,身邊也滿多朋友有去報到,後來搬遷到大勇街,休息一段時間後,最近在Update Breakfast的舊址重新開幕,調整菜單,少了義大利麵和披薩的品項,但多了沙拉和開胃前菜等,這裡的空間氛圍一樣很喜歡,走公益路郵局旁邊的巷子進來就會看到,這邊有小眷村牛肉麵和久入食堂。
之前再訪到Cafe LuLu 自家烘焙任性咖啡館喝咖啡,車子停好要走到咖啡館的路上,經過正在裝潢的咕咕義小餐館有愣了一下,因為看店名和LOGO很熟悉,之前在中科有吃過,和朋友聚餐也選在這裡過,沒想到老闆回來了,特地過來讚聲一下,下午時間沒有休息,跟我一樣比較晚吃的人,可以放進口袋名單裡,就在楓康超市的對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