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焊接行的明賢行,經過老闆娘的改造,老屋新生變成供應台式餐點的空間,柔和的藍綠色門框,幾年下來,被綠意包圍,最喜歡看到店家的綠植被照顧的健康漂亮,裡面有許多老家具和擺設,二樓空間較寬敞,也放進許多有年代的物件,忘記第幾次來訪,對於空間還是滿喜歡的。
台中南區的定食餐廳,店家希望可以提供有一點舒適、有一點方便、有一點好吃的餐點及環境給有需要的人們,有一點文青感、有一點溫馨、餐點要有一點健康...等等,店名由此而來,座位有限,建議先訂位再過來,因為我有直接過來,也有當天打電話想訂位,恰巧都沒位置,讓我更想吃到。
知味滋味在太原路的舊址,新開了Et Puis Restaurant,粉絲頁介紹,主廚大學畢業後就到加拿大就讀藍帶廚藝學院,回國後,先後在台北米其林餐廳及台中中山招待所研習。在這裡,從食材、菜單到烹調和擺盤都是主廚想為客人呈現內心的美食,招喚美食帶來的幸福感。
V Di JA覓底家2.0,從豐樂公園旁的湖水岸藝術街內搬到臨路上的店面,不再是"躲在這",新店面有一、二樓的較寬敞舒適空間,對於沒有來過的客人,也更容易找的到。
原先在太原路的知味滋味,搬家到五權一街囉!空間更大,有一、二樓以及庭院,待過米其林餐廳學藝的主廚,繼續為大家料理美味的義大利麵、燉飯和排餐,想前往之前記得先電話訂位喔!
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的馨苑小料理,用創新的烹調方式來料理台灣在地食材,讓台菜有新面貌的創意美食呈現,除了西區店,這次進駐了一德洋樓,在眷村區這邊用餐完還可以直接續攤到小洋樓下午茶喔!
愛莉沙餐飲有限公司外觀藍色調搭配金色字樣,在裝潢時就吸引到目光,我們來築間聚餐之後開始關注店家進度,法式有點夢幻的裝潢設計,讓我裡外拍了不少,分別用相機跟手機在天氣很好的時刻,店家用色元素更顯得突出隨光影還有些許變化及好看。
源自於1953年的韓國老店新村站著吃烤肉,獨特的韓國燒肉文化,除了台北信義區的一號店,今年的12月在台中PARK2草悟廣場B1開了台中二號店,有桌邊幫烤服務,不能出國的日子,先來體驗一下。
傷心餐飲企業的介紹:「如果喜歡本店,請介紹給你的朋友,如果不喜歡本店,請介紹給你討厭的人。」覺得幽默又印象深刻,光憑這點,當然要來吃看看囉!帶點復古的門面和扛棒,裡面擺了許多公仔,在等餐點的時候,可以先拍拍照、欣賞老闆的收藏。
隱身在台中新社大馬路旁,容易錯過的咖啡館,右之界黑色主建築物被滿滿的綠意包圍,走進店內,先是聽到日文廣播,接著看到玻璃屋內綠意盎然又恣意伸展的植栽,像是會在日系雜誌裡面看到的森林小屋,就這麼出現在眼前,而且就在台中而已,假日躲在這裡,享受下午的愜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