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老屋格局空間,放進了老闆的書香元素,書法世家的老闆,在咖啡豆包裝、上二樓的梯間和贈與客人的小卡,都可以看到墨跡,除了咖啡甜點,也有定食和關東煮的供應。
在台中美術館綠園道,新開的禾農豐食,一、二樓空間,以台式料理為主,多款當令時蔬配菜,不過度調味,店家親切,座位舒適,吃完還可以到國立台灣美術館看2023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戶外園區 + U-108 SPACE喔!
藏在篤行市場裡的六豊,以中式手作料理為主,點主餐附有白飯、時蔬、小菜和例湯,開放式的空間,位置不多,老闆和老闆娘兩人作業,餐點需稍等一下,出發前還好有先用google map搜尋一下大概位置,停好車,很快就找到了,建議可以先導航"勇力國術館"或"仙妮髮型中心",旁邊巷子進去就會看到在右手邊。
不設限食飲空間在營運第十一年之際,近期將一樓用餐空間做細部調整跟動線的重新配置,店家希望成為客人心目中的城市小綠洲,能短暫休息的地方。一看到開始試營運了,馬上訂位報到了,好久沒過來用餐了,以前還滿常過來的,不論是和朋友聚餐或是跟家人吃飯都是,喜歡的餐點都在,跟我一樣很久沒來的人,訂位囉!
回甘是一間書店,結合了茶、咖啡、午間套餐、開放式三明治和甜點,邊間的位置,坐在窗邊,看出去的視野就是懷德街和干城街的十字路口和藍天及球場,這時分的陽光是溫暖的,室內空間也舒適,沒有擺放太多的桌椅,二樓也有座位區,大部分的書籍都在樓上,下午時刻在這邊看書應該滿愜意偷閒的,也讓我想到南區的一本書店。
前不久吃了傷心餐飲企業,餐點和裝潢讓人印象深刻,最近出現類似也走復古路線的阿洪快餐,乍看有點自助餐的裝潢,只差燈飾下放的不是一盤盤快炒好的熱炒和炸物讓客人夾取,門口上方店名左右還寫上的「營養、美味」,整間模式也是有趣的畫面,桌椅以吧台形式,位置不多,我們到時已經開始營業了,稍微等了一下,試賣期間,老闆準備不多,也在測試、調整份量和客人的接受度跟來客數等,所以五點開門,六點前就賣完了,我們直呼,還好...
寬待店名取自老闆兒子名字其中的一個字, 念起來也跟台語的"款待"音類似,餐點有私房料理定食、爐烤披薩和單品及外帶餐盒,兩位老闆是兄弟,分別待過台中人氣做咖啡和forchetta餐廳,將以往餐飲經驗帶入店裡的餐點中,會詢問客人用餐意見來做調整,店裡裝潢舒適,附近很多停車場,不論是來用餐或外帶都滿方便的。
再訪山色,上次晚餐來吃了紅山咖哩和金山咖哩,這次來點不一樣的,不點泰式咖哩系列,加上有布丁和生乳酪的加入,營業時間也從晚餐時間改到午餐到午茶時段,飲料也可以是低消,沒有侷限一份餐點,點餐方式就可以有多種組合。
天氣變涼了,想吃麻油雞或燒酒雞小火鍋暖身暖胃,搜尋一下看到大家滿推薦上海灘租界地的麻油雞鍋和簡餐類,懷舊風格的裝潢,用餐時間一位難求,聚餐人數比較多的話,建議先訂位比較保險,老闆有型也是一個亮點。
模範市場新店,蔥蔥沙拉從路邊攤到工作室、再到店面,欣賞一路走來認真堅持的老闆們,店面清新,以外帶為主,我以為會有小桌子之類的用餐區,像是隔壁的蔬壽司或是BOWL Fast Slow Food的模式,沒關係,剛開店慢慢來。店家對食材也很用心,生菜都洗三次、烹調用葵花油、醬汁用冷壓初榨橄欖油,有機會再訪。